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欢迎来到中国埋线医学网!
专家介绍
杨才德埋线学术思想初探
更新时间:2016-11-07 17:11:09  |  点击次数:1872次
 

杨才德埋线学术思想初探

                            

【名家简介】

杨才德:甘肃省民勤县人。副主任医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院长助理,兼科主任。甘肃中医药大学首批本科生导师。早年师从于著名针灸学家—“西北针王”郑魁山教授和何天有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针灸尤其是穴位埋线事业,大力推广适宜技术——穴位埋线,牵头创建了中国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并当选为常务副主任委员/侯任主委,牵头创建了北京慢促会“全国针刀埋线专业委员会”并当选为首届主任委员,牵头创建了甘肃省针灸学会穴位注射埋线专业委员会并当选为主任委员,连续多年举办了全国穴位埋线新技术培训班、全国埋线疗法经验交流会、中国西部穴位埋线学术交流大会、甘肃省穴位埋线年会等。多次以访问学者身份受邀在美国、台湾等的进行穴位埋线疗法的演讲和交流,学员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法国、加拿大、日本、美国、港台等地区。1、学术任职:中国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首届常务副主任委员/侯任主委,中华传统医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世中联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理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培训部全国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埋线医学网学术总监、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客座教授/名誉院长、北京中针埋线医学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兰州中医药学会副会长。2.学术荣誉:个人业绩2006年被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行天下——全球针灸风采录》收录入“人物篇”;2013年被收录入《国医年鉴》(总第五卷.中医古籍出版社)之“中医药名人榜”;个人埋线技术被收录入《中国民族医药特色治疗技术大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年);3.完成科研8项:其中获奖3项。牵头负责完成的科研《穴位注线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的临床研究》2008年获得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1月);《微创穴位埋线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2012年获得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立项资助课题《三风穴为主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及对IgE水平的影响》通过了省级专家验收;正在主持的科研有3项:国家卫生部立项1项,甘肃省立项3项,其中《八会穴为主埋线治疗膝骨关节炎》、《俞募合配穴为主埋线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及其机理探讨》等穴位埋线项目2项。4.出版专著5部:主编我国第一部穴位埋线的大学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穴位埋线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9);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微创穴位埋线实用技术》任副主编,《微创埋线美容技术》副主编,参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针灸穴位治疗常见病一本通》丛书之《前列腺炎》、《把健康握在手中》等。5.学术活动:创建、验收全国性“穴位埋线临床示范基地”26家。 发表埋线论文43篇;如《穴位埋线疗法发展概况》、《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机理》、《穴位埋线疗法的历史沿革》、《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穴位埋线的新方法》、《高分子聚合物(PGLA 线)—穴位埋线的新希望》、《穴位埋线的基本技法》《穴位埋线操作手法》《星状神经节埋线术在美容中的临床应用》《蝶腭神经节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埋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1例》、《埋线减肥120例》、《埋线和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的临床观察》、《平刃针埋线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观察》、《埋线针刀在美容中的操作技巧》、《埋线针刀在美容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三风穴”为主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 21 例及对IgE水平的影响》等。主办3届次“全国穴位埋线疗法经验交流会”、4届次中国西部埋线交流会、5届次甘肃省埋线年会、15届次“全国埋线新技术培训班”。主讲由中国针灸学会主办以及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桂林医学院的埋线培训班。6.“埋线针刀”获得国家专利(2014.2)。7.对埋线行业的特殊贡献: ①发明了“专用埋线针刀”(国家专利号ZL 2013 2 0515726.X),埋线领域又一次得到拓展和提升; ②开创了我国埋线技术教学、科研、临床一体化的方向,主持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的科技进步奖,并成功在临床应用;③临床推广使用PGLAPDO线等高科技产品,彻底解决了“排异反应”的难题;④总结、提出、推广“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彻底解决了PGLA线软的难题;⑤手卡指压式的星状神经节埋线术、三点一线式蝶腭神经节埋线术,彻底降低了特殊部位的操作风险;⑥将“甘肃模式”成功演变到全国范围,开创了全国“穴位埋线临床示范基地”之模式,亲临现场的指导方式,使我国埋线业务快速稳妥地得到推广。

【学术思想与治疗特色】

杨才德非常重视穴位埋线疗法的整体发展和进步,他认为穴位埋线疗法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于其临床疗效,制约疗效的因素是线体、针具、操作方法,所以,他在临床推广使用PGLAPDOPPDO线等高科技产品,彻底解决了“排异反应”的难题,还对针具和埋线操作方法进行改进和拓展。

1、攻克操作技术难题   发明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

随着线体的发展,更多的羊肠线、胶原蛋白线被性能更优的PGA或者PGLA线替代,这些线体比较柔软,常规使用一次性无菌埋线针操作时,多数情况下“边推针芯、边退针管”的动作会卡线,所以杨才德等总结大家的经验,提出了“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卡线的问题,而且使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即:取一段PGAPGLA线,放入针的前端,线在孔内孔外的长度基本保持相同,不要针芯,刺入穴位时,线在针尖处被压形成对折,在确保针孔外的线体进入皮肤并获得针感后,旋转、退出针体,即完成了一次埋线,这种方法归纳为“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又称“杨氏埋线法”。

“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具有广阔的前景,它是针对一次性埋线针的又一次创新和改制:取消了针芯,节约了大量的社会成本;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使操作者的动作更加简化,在减轻医生劳动强度的同时,可以为更多医生学习本技术提供了可能;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解决了穴位埋线疗法与现代科技发展接轨的难题,又一次使穴位埋线具备了第三次飞跃的可能性之一。

2、以精准穿刺技术为核心   创立“埋线针刀”埋线法

埋线针刀是杨才德教授的国家专利技术,它是一种新型的操作工具,具有针刀般的针刃和埋线功能的管形针具,既可以针刀也可以穴位埋线。本专利的临床应用,拓展了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范围——软组织损伤和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围绕埋线针刀,主要体现了3个主要学术思想。

仔细观察和思考埋线针刀的全过程,不外乎刺入、切割以及针体移动等几个经历,如果要用精炼的字准确地表达它的含义,就非“刺、切、摆”三个字莫属了。简而言之,可归纳为“一个核心技术、两个运动形式、四个基本动作”。

穿刺是埋线针刀操作的核心技术

刺,是一个动作,穿,是一种状态,毋庸置疑,无论是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肌肉注射,无论是麻醉医师的各种麻醉和神经阻滞,无论是穴位注射抑或针灸,也无论是针刀还是穴位埋线,所有这些进入人体进行医疗活动的操作,其共同点就是“穿刺”,没有准确的穿刺就不可能实现这些操作,因此,穿刺是埋线操作的核心技术,抑或称为“穿刺是一切微创操作的核心技术”。

切摆是埋线针刀的两个运动形式

埋线的过程中,针刃在通过组织的时候,其实质就是切——即切开组织使针具通过,只有通过了这样的运动形式,才完成一次穿刺;当病灶或者病变组织不适合切割的时候,常常通过针体的移动——摆,来实现对组织的分离,所以,摆,则是埋线操作的另外一个运动形式。由此,从核心技术的“穿”,到锐性切割的“切”,到钝性分离的“摆”,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动作。

纵切、纵摆、横切、横摆是四个基本动作

纵切、纵摆、横切、横摆是“切”“摆”在移动方向上的变化,此变化可以衍生出四个基本动作,即“切”在纵向的运动就是“纵切”,“切”在横向的运动就是“横切”;“摆”在纵向的运动就是“纵摆”,“摆”在横向的运动就是“横摆”。纵切,又可根据针刃的方向分为纵向纵切和纵向横切两个动作。纵向纵切就是针刃的方向为纵向,切割的动作在纵轴的方向上运动;纵向横切就是针刃的方向为纵向,切割的动作在横轴的方向上运动。横切,又可根据针刃的方向分为纵向横切和横向横切两个动作。纵向横切就是针刃的方向为横向,切割的动作在纵轴的方向上运动;横向横切就是针刃的方向为横向,切割的动作在横轴的方向上运动。纵摆。就是针体运动的方向与人体纵轴平行。横摆。就是针体运动的方向与人体纵轴垂直。

3、改良技术——发明“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   提高操作安全性

星状神经节是由第67 部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胸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还包括了第2胸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广泛分布C3-T12节段的皮肤区域。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1883Liverpool Alexander再结扎椎动脉治疗癌症时,误伤了交感神经,却得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后许多年中一直采用外科手术切断颈部交感神经。1920年开始推广非手术经皮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很快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有学者对星状神经节进行了针刺、针刀、穴位埋线等等,总之,对星状神经节实施了“良性干预”,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星状神经节的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神经阻滞的药物也比其他方式多了一层风险,针刺等反复穿刺也会增加风险次数,而“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适当地回避了一定的风险,非常适合临床应用。作者现总结星状神经节埋线术的相关资料,以飨读者。

星状神经节的解剖和生理

颈部交感神经节位于颈部血管鞘的后方,颈椎横突的前方一般每侧有三个交感神经节分别称为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下神经节。颈下神经节也称为星状神经节或者颈胸神经节,由颈下神经节与T1(部分为T1T2等)神经节合并而成,呈梭形或星状,大于颈中神经节,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位于C7横突的基部。它的前外侧为胸锁乳突肌;内侧为环状软骨,气管和食管;顶部为颈总动脉;深部的内侧为喉返神经;内上方为膈神经;外侧为臂丛神经;深部有颈内动脉和颈内静脉;底部为C7横突的基部;下方为胸膜腔,左侧为一厘米,右侧为零距离。星状神经节呈卵圆形长约2cm,宽约1cm。星状神经节的下界位于胸膜的后方,被疏松的蜂窝组织和脂肪组织所包裹。另外,星状神经节也发出灰交通支、连接第七、第八颈神经和第一胸神经,还发出分支围绕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组成丛,并随该动脉到达腋动脉的第一段。该节的另一些分支分别围绕椎动脉组成椎动脉丛,沿椎动脉上行。进入颅腔,围绕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直到大脑后动脉,在此和起自颈内动脉的神经丛会合。星状神经节发出的心下神经沿锁骨下动脉后方,气管的前方下降,加入心丛而参与心脏的活动。

星状神经节支配的组织器官包括脑膜,眼,耳,咽喉,舌,泪腺,腮腺,舌下腺,肩,上肢,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肺,胸壁,以及头颈部皮肤等。心脏的交感神经支配为双侧性,主要为颈中神经节支配,星状神经节的传出纤维主要止于窦房结及心房。

星状神经节刺激的作用机制

近年来,有关星状神经节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涉及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上述系统的功能有调节作用。该方法有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使许多植物神经失调性疾病得到纠正。例如,此法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低血压、低热、和低体温 、多汗症和乏汗症或无汗症、体重增加或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肢端红痛症或肢端紫蓝症、嗜睡症或失眠症、过食症和拒食症或食欲不振症等。使失调的机能趋于正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多认为星状神经节的阻滞作用主要有中枢神经作用和周围神经作用两方面,其通过调节丘脑的维护内环境的稳定机能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其周围神经作用是由于阻滞部位的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抑制,分布区域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也受到抑制,此周围作用一直被用来治疗头颈部、上肢肩部、心脏和肺部的一些疾病。随着对星状神经节机能研究的深入,有理由认为,此法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

A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反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植物神经是一种复活锻炼。血中去甲肾上腺(NE)是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敏感指标,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疼痛、癌症、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血清中的去甲肾上腺明显下降,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而正常人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的浓度虽有所改变,但差异不显著,可见星状神经节阻滞只抑制增高的交感神经活性,恢复交感-迷走的平衡。

B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

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降低全血高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等而加快血液循环。研究发现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大约5min即可出现血管扩张,15min后血流量增加75%达高峰,并可持续70min15min后血流速度增加58%,持续60min,血管径增加7%。临床上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治疗脑血栓病人,可提高体内抗氧化指标,降低自由基含量,激光使血液内各种成分不同程度地被激活,而星状神经节阻滞扩张血管,改善梗塞部位血流,增加局部氧含量及被激活的清除酶含量,起到抑制和阻断自由基连锁反应和减少清除酶消耗的作用,同时又将局部产生的大量的自由基分解代谢清除,从理论上讲可减轻梗塞灶周围半暗带的神经细胞缺血性损害并促进其生理机能的恢复。此外,在雷诺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应用。

C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是紧密联系的,交感神经的紧张程度影响多种内分泌腺的分泌。松果体在一昼夜中周期性分泌松果体素(又称褪黑素),影响机体的睡眠与觉醒。临床观察证实用利多卡因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能够改善睡眠,治疗失眠。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明显降低疼痛患者血中皮质醇、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5-HTP物质的含量。由此不难看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调节异常变化的内分泌系统。

D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免疫功能在机体防御,自身内环境稳定及调节过程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时发现,红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玫瑰花结,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已有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且有效的报道。

操作方法: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

以穿刺右侧星状神经节为例。

体位:常取仰卧位,使枕部与背部处于同一高度或将一薄枕置于双肩下,使头尽量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面向上方,颏部抬向前。口微张开以减小颈前肌张力,且易触及第6颈椎横突。操作者应位于病人的右侧。

定位: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中线旁开约1.5厘米,胸锁关节上平约2.5厘米处。

定点:术者左手拇指在“定位”处接触皮肤,轻轻按压,以病人可耐受为度,当触及颈动脉波动时,把颈动脉控制在指腹下,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使之与气管、食管分开,向下按压,可触及明显的抵抗感,此为C6颈椎横突前结节,标记之,此为进针点。

穿刺方法:术区消毒,戴无菌手套,术者左手四指与拇指分开,四指抵于薄枕或者紧靠于患者颈部,做卡颈状动作,以确保操作时押手的相对稳定;拇指在“定位”处再次做“定点”时的动作,以确保“进针点”的准确性,然后松开拇指,使拇指轻轻触及皮肤;右手持针,针斜口面对拇指,针尖触及“进针点”皮肤,拇指与针尖同时向下移动,拇指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触及颈动脉波动,确认已经把颈动脉控制在指腹下;继续向下移动,当到达C6颈椎横突前结节时有明显的抵抗感,稍做停顿后,左手拇指固定,右手向下快速突破,针尖所到之处即为C6颈椎横突前结节;退针0.5cm,右手持针固定不动,左手拇指轻轻抬起,以颈部皮肤随之而起为度,此时标志穿刺获得成功;最后,埋线、出针,按压片刻,创可贴贴敷即可。

应注意穿刺星状神经节时并无异感,故不需寻找异感。

适应症

全身性疾病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厌食症过食症、体位性血压异常、失眠症、全身多汗症、眩晕、全身性白癣、皮肤瘙痒、脂溢性皮炎脑卒中后疼痛、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疲劳综合征、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幻肢痛、断肢痛、糖尿病。

头部疾患  脱毛症、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群集性头痛、颞动脉炎性头痛)脑血栓脑血管痉挛、脑梗塞等。

面部疾患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非典型性面部疼痛、咀嚼肌综合征、下颌关节综合征。

眼部疾患  视网膜血管闭塞、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葡萄膜炎视神经炎、类囊胞黄斑肿胀、角膜溃疡白内障、瞳孔紧张症飞蚊症视觉疲劳屈光异常

耳鼻喉科疾病  慢性副鼻窦炎急性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突发性难听、渗出性中耳炎美尼尔氏症、良性发作性眩晕、鼻塞、扁桃体炎、耳鸣、咽喉部感觉异常症、嗅觉障碍

口腔疾患  拔牙后疼痛、舌痛症、口内炎、舌炎、口唇炎、口内粘膜干燥症。

颈肩及上肢疾患  上肢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如雷诺氏病、雷诺氏综合征、急性动脉闭塞症、颈肩臂综合征、外伤性颈部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术后浮肿、乳腺切除术后综合征)网球肘腱鞘炎颈椎病关节炎、掌多汗症、冻伤、冻疮、甲周围炎、甲纵裂症、腋臭

循环系统疾病  心肌梗塞、心绞痛窦性心动过速心脏神经官能症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栓塞肺水肿、过度换气综合征、支气管哮喘

消化系统疾病  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胃炎胃溃疡克隆氏病消化性溃疡、便秘、腹泻、痔疮等。

妇产科疾病  月经异常、月经前紧张症、月经困难症、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切除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女性不孕症。

泌尿科疾患  神经性尿频夜尿症尿失禁肾盂肾炎IgA肾病、游走肾、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

腰及下肢疾患  腰痛症、膝关节痛、足癣、肢端红痛症、鸡眼、冻伤及冻疮。

4、归纳总结穴位埋线基础理论与实践,以大学教材和选修课程形式提高埋线疗法的教育层次

系统总结了2015年以前穴位埋线疗法的经验,组织全国23家中医药院校教授和埋线专家,精心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埋线教材“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穴位埋线疗法》”,各大学逐步把穴位埋线作为本科生选修课程之一,本书起到了正本清源和指导的作用,改变了过去教学中“片段化”、“附录化”、“边缘化”的模式,使之形成完整的、系统的、高层次的新局面,无疑,本教材在穴位埋线疗法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教材有三大亮点,一是基础、二是临床、三是发展。对穴位埋线理论基础的归纳和总结,使之更加清晰和完整化,是本教材的特点之一,这是以前出版的专著中忽略了的方面。而重视并重点介绍穴位埋线基本技法和特殊技法以提高疗效、防范风险的内容,又是本教材的另一大特点,尤其是其中对穴位埋线特殊技法的精彩描述非常新颖独特。对穴位埋线疗法独立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思考和论述,是本教材的第三大亮点,尤其提出“穿刺是注射、埋线、针刀的核心技术”的观点,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尤其介绍了埋线与其他疗法协调发展的例证,对开阔临床医生的思路具有较大的启发作用。

【典型病例】

病例1:“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为主埋线治疗痤疮

某女,35岁,于201498日就诊。病史:18岁颜面出现粉刺,未经治疗,至20岁病情加重,颜面布满大小不等结节,挤之有豆渣样物排出。同时伴有月经不调,心烦易怒。查:症见面部密布粉刺,除鼻及眼周外,其他部位均见散在黑头粉刺及米粒至豌豆大小结节隆起,红肿疼痛,尤以经期为甚,舌苔薄黄,脉滑数。诊断为痤疮。第一次治疗取穴:星状神经节,心俞,肝俞,血海,均双侧,2-0PGLA线5cm,用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获得针感后留线,21次。1次症状减半,2次症状消失,局部有色素沉着。第三次取穴:星状神经节,4次后面部光洁如新,月经规律,量中色正。

病例2:“三风穴”为主治疗慢性荨麻疹

刘某,男,60岁。20144月初诊。四肢、腰、腹部皮肤反复出现瘙痒性风团2年。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发作时奇痒难忍,搔抓后风团扩大、增多,相互融合成片,昼轻夜重,风团消退后不留痕迹。查体:四肢、腰、腹部皮肤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风团块,融合成片,呈淡红色,边界清楚。舌红、少苔,脉细数。诊断为荨麻疹。埋线主穴:星状神经节、风门、风市、风市前(风市穴向前平移三寸,与董氏奇穴之驷马中穴重合),配穴:曲池、血海、膈俞;用2-0PGLA线5cm,线体用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液体浸泡处理,用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获得针感后留线,21次。患者自述当日晚上瘙痒缓解。为巩固疗效,继续治疗2次,随访半年无复发。

病例3:“埋线针刀埋线法”治疗颈椎病

钟某,女,48岁,干部。2013316日来我院就诊。自诉;颈肩痛9年,加重半年。感觉颈部经常酸疼,活动颈时伴摩擦音,右手指麻木,后枕部闷困,双眼偶尔视物不清。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查:压项试验(+),引颈试验(+),旋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右(+),后枕部压痛(+),第二颈椎棘突压痛(+),右侧肩胛骨内上角压痛(+),冈上肌压痛(+)。X线摄片提示颈椎生理弯曲消失,四、五、六颈椎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二、三椎间孔变小,项韧带钙化。诊断:颈椎病(混合型)。分析:软组织方面,后枕部压痛考虑为头夹肌等枕后肌群损伤,第二颈椎棘突压痛考虑为枕下肌群损伤,右侧肩胛骨内上角压痛考虑为肩胛提肌损伤,冈上肌压痛考虑为冈上肌损伤;神经系统方面,后枕部中间以及颈部疼痛区域,考虑为脊神经后支卡压,颈肩部疼痛考虑为肩胛背神经和肩胛上神经卡压;气血方面,多考虑运动时的损伤和静息时本身血运不足,互为因果,导致气滞血瘀;经络方面,督脉、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等多条多气多血之经通过,容易感受风寒和内伤,导致局部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治疗方案:埋线针刀治疗。取穴:阿是穴或者阳性点:后枕部压痛点、第二颈椎棘突、右侧肩胛骨内上角、冈上肌(秉风)、项韧带钙化点。操作:埋线针刀,4-0PGLA线5cm数段。项韧带钙化点操作,根据影像学判断位置,垂直刺入,针体来回突破钙化点2-3下,获得针感且针下有松动感后留线出针;后枕部压痛点操作,针体垂直枕骨骨面,刺入后针尾向人体尾侧倾斜,以针体可以在帽状腱膜下移行为度,穿刺2-3下获得针感后留线出针;第二颈椎棘突操作,垂直进针,在第二椎体棘突外侧缘和外上缘突破2-3下获得针感后留线出针;右侧肩胛骨内上角操作,针体到达内上角骨面后摆动针体,方向为肩胛提肌走向,获得针感后留线出针;冈上肌(秉风)操作,靠近肩胛冈刺入,探索进针,倾斜针尾,针体与冈上肌垂直,在冈上肌与冈上窝之间移动、摆动或者撬动针体,获得针感后留线出针。治疗1次后,症状基本消失,2周后又巩固一次,2年后回访无复发。

病例4:“八会穴”为主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赵某,女,56 岁。主诉:双膝疼痛,右膝重,下蹲受限8年,加重3月。查体:右膝关节浮髌试验(-),髌骨上缘内侧、外侧压痛(+),外侧副韧带压痛(+),内外膝眼处压痛(+),屈伸不利,下蹲明显受限。左膝关节浮髌试验(-),髌骨上缘外侧压痛(+),内侧副韧带压痛(+),内膝眼处压痛(+),屈伸不利,下蹲明显受限,症状轻于右膝。X线片显示:双膝膑骨骨质增生、脂肪垫钙化,胫骨平台骨质增生,髁间脊变尖;关节间隙间隙不对称,以右膝为甚。诊断:骨性关节炎。治疗:“八会穴”为主埋线治疗。主穴:用大杼(骨会)、膈俞(血会)、膻中(气会)、阳陵泉(筋会)。配穴:血海、梁丘、膝眼、阿是穴。操作:用PGLA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每2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大杼、膈俞埋线操作:用2-0PGLA线5cm,向脊柱方向略倾斜,针尖到达椎板,获得针感留线出针;膻中平刺,阳陵泉、血海、梁丘常规埋线;内外膝眼(犊鼻穴),用埋线针刀空针穿刺,酸困感较强为度;阿是穴(内外侧副韧带处),用埋线针刀4-0号线2cm,平刺,垂直于韧带方向穿刺数下,获得针感后留线出针;阿是穴(髌骨上缘内侧、外侧),用埋线针刀4-0号线4cm,内侧点向外侧方向刺入,外侧点向内侧方向刺入,以穿透髌上囊为度,穿刺2-3下留线出针。第一次先治疗症状较重的右侧,2周后反馈右膝症状明显减轻,左膝反而感觉症状较重,第二次治疗左膝,方法同上,又2周后反馈双膝症状明显减轻,右膝感觉症状比左膝重,遂交替各治疗3次后,疼痛完全消失,下蹲动作自如,查体(-)。

【代表性论文】

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在美容中的临床应用

杨才德1 赵达2 于灵芝1 包金莲1 张晓红3周承蕊1 朱立云4

1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 兰州 73002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730020   3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735100  4金昌市金川区中医院埋线专科733300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课题(GZK-2014-83)

摘要  通过星状神经节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星状神经节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中枢神经作用和周围神经作用两方面,其作用涉及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调节。对星状神经节的干预也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外科手术、神经阻滞、针刺、针刀、穴位埋线等等,除手术以外的四种方法中,成功穿刺是操作的核心技术,星状神经节的穿刺具有一定的风险,针刺和针刀等反复穿刺也会增加风险次数,近年来,星状神经节穴位埋线广泛应用于临床,适当地回避了上述的风险,并且增强了良性刺激的时间和疗效,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和使用。星状神经节埋线在美容方面的应用,是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具有操作安全、方便、成功率高而次数少的优点,临床推广以来,受益者众。

通过星状神经节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但在美容方面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近年来,星状神经节穴位埋线广泛应用于临床,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和使用[1-4],笔者以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为主治疗痤疮、黄褐斑、湿疹等损容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星状神经节的解剖和生理[5]

一般认为星状神经节位于C7横突的基部,由颈下神经节与T1(部分为T1T2等)神经节合并而成,呈梭形或星状,星状神经节也称为颈下神经节或者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支配的组织器官包括脑膜、眼、耳、咽喉、舌、泪腺、腮腺、舌下腺、肩、上肢、心脏、大血管、气管、支气管、肺、胸壁、以及头颈部皮肤等。

2操作方法:以穿刺右侧星状神经节为例

2.1体位:常取仰卧位,使枕部与背部处于同一高度或将一薄枕置于双肩下,使头尽量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面向上方,颏部抬向前。口微张开以减小颈前肌张力,且易触及第6颈椎横突。操作者应位于病人的右侧。

2.2定位:环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中线旁开约1.5厘米,胸锁关节上平约2.5厘米处。

2.3定点:术者左手拇指在“定位”处接触皮肤,轻轻按压,以病人可耐受为度,当触及颈动脉波动时,把颈动脉控制在指腹下,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使之与气管、食管分开,向下按压,可触及明显的抵抗感,此为C6颈椎横突前结节,标记之,此为进针点。

2.4穿刺方法:术区消毒。戴无菌手套。术者左手四指与拇指分开,四指抵于薄枕或者紧靠于患者颈部,做卡颈状动作,以确保操作时押手的相对稳定;拇指在“定位”处再次做“定点”时的动作,以确保“进针点”的准确性,然后松开拇指,使拇指轻轻触及皮肤;右手持针,针斜口面对拇指,针尖触及“进针点”皮肤,拇指与针尖同时向下移动,拇指将胸锁乳突肌、颈总动脉、颈内静脉推向外侧,触及颈动脉波动,确认已经把颈动脉控制在指腹下;继续向下移动,当到达C6颈椎横突前结节时有明显的抵抗感,稍做停顿后,左手拇指固定,右手向下快速突破,针尖所到之处即为C6颈椎横突前结节;退针0.5cm,右手持针固定不动,左手拇指轻轻抬起,以颈部皮肤随之而起为度,此时标志穿刺获得成功;最后,埋线、出针,按压片刻,创可贴贴敷即可。应注意穿刺星状神经节时并无异感,故不需寻找异感。

2.52周埋线一次,两侧同时进行。

3星状神经节刺激的作用机制[6]

目前,多认为星状神经节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中枢神经作用和周围神经作用两方面:中枢神经作用是其通过调节丘脑的维护内环境的稳定机能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其周围神经作用是由于节前和节后纤维的功能受到调节,分布区域的交感神经纤维支配的心血管运动、腺体分泌、肌肉紧张、支气管收缩及痛觉传导也受到调节,此周围作用一直被用来治疗头颈部、上肢肩部、心脏和肺部的一些疾病。随着对星状神经节机能研究的深入,有理由认为,此法可能成为21世纪的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方法。

4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黄褐斑属于中医的“面尘”、“肝斑”、“蝴蝶斑”、“黧黑斑”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肝郁气滞,阴亏血燥、脾肾不足有关。肝郁气滞,血行不畅,阻于络脉;或后天失调,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面而形成。

4.1埋线治疗

主穴:星状神经节

配穴:气滞血瘀型:合谷、曲池、肝俞、太冲、血海

肝肾阴虚型: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三阴交

操作:

1.星状神经节埋线: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

2.PGAPGLA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或者胶原蛋白线注线法,三组穴位分三次使用,每2周一次,3次一个疗程。

4.2讨论

穴位埋线借助针灸的治疗原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中医证型辨证取穴。气滞血瘀型:合谷、曲池、肝俞、太冲、血海,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其性游走通导,主行气血,合谷为手阳明之原穴,能升能散,使轻清之气上浮。合谷之清,载曲池之走,上行头面发挥宣通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血海为活血之要穴,三阴交为肝脾肾之枢纽,能调和阴阳,精气互补,气血双调。诸穴合用,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祛瘀生新的目的,使腠理得养,肤色光泽,瘀散斑化。肝肾阴虚型: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滋补肝肾之阴,调理冲任,气海益肾补气调血,肾俞为肾脏的背俞穴,补益肾气,三阴交为肝脾肾之枢纽,调和气血,足三里调理脾肾,行气活血。诸穴合用,滋补肝肾,调理气血,上荣于面,斑消症愈。刘彭华、王光安等[7-8]埋线治疗黄褐斑均获佳效。

5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痤疮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所以大家称其为“青春痘”是很贴切的。痤疮(青春痘)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青春痘)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严重者可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本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及时规范的诊治,可以避免或减少皮肤的损害。

5.1埋线治疗

主穴:星状神经节

配穴:①曲池、血海、肾俞;②大椎、胃俞、三阴交;③肺俞、阳陵泉(左)、足三里(右),女性加用关元,男性加用中脘。

操作:

1.星状神经节埋线: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

2.PGAPGLA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或者胶原蛋白线注线法,三组穴位分三次使用,每2周一次,3次一个疗程。

5.2讨论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内分泌、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微生物以及免疫反应等有关,好发于青春发育期的男女。星状神经节的中枢神经作用可以维护内环境的稳定机能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其周围神经作用可以调节“腺体分泌”等等方面,针对性很强,理应有佳效。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病多为肺热、肠胃湿热、脾失健运、血瘀和冲任失调所致,与肺、脾、胃、肝、肾及冲任脉有关,治法以清利胃热、宣肺散结、养肝滋肾为基本原则。初来患者为急性发作期,常用第一组穴,曲池疏通阳明经气而泄风热,血海活血行血,是治疗疹疾之主穴,用肾俞以养肝肾、清虚热;第二组穴,大椎通诸经血脉,透达郁热,颜面乃阳明经之分野,用胃俞以和胃而利湿,三阴交扶脾培元,化瘀而散结;第三组穴,肺主皮毛,用肺俞以宣肺而调营卫,痤疮患者多忧郁,郁久而化热,肠胃积热,病情加重,用左阳陵泉,右足三里以疏肝通腑。女性加用关元以调冲任,男性加用中脘以和中,诸穴相合可取得良好效果。杨冠军、周华青等[9-10]埋线治疗痤疮效果显著。

6星状神经节埋线为主治疗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6.2埋线治疗

主穴:星状神经节、驷马三穴、足三里、曲池、血海、三阴交

配穴:湿热型,足三里、水分、曲池、中极、血海;虚实夹杂型( 血弱脾虚夹杂湿热) ,足三里、丰隆、三阴交、脾俞、阴陵泉。

操作:

1.星状神经节埋线(参见附录一: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

2.PGAPGLA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或者胶原蛋白线注线法,每2周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6.2讨论

湿疹是一种临床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根据其疾病表现有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之分,由于湿疹有反复发作、病程长、易演变成慢性,故文讨论以慢性湿疹为主,其发病多与湿热内盛或脾虚水湿内生间杂血虚生风有关。本病瘙痒剧烈、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较长,患者往往因此痛苦不堪。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都由于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故多不能坚持治疗。采取穴位埋线治疗,穴位植入可吸收线,可对穴位产生持久的理化、生化等综合刺激,增强了穴位的治疗作用,其效能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穴取足三里、脾俞、水分等以健脾利湿,曲池、阴陵泉、三阴交、血海等以清热解毒兼补血祛风,故其清热利湿、补血祛风止痒效果明显,选取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穴位,发挥肺主气,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脾主运化,健脾利湿;肝主藏血,养阴清热润燥;肾主水,温阳气化,升清降浊,利湿止痒生理机能,共凑调节阴阳、扶正祛邪、宣肺清热、健脾利湿、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之效,达到治疗目的。

星状神经节埋线对湿疹的治疗作用主要依赖于其中枢作用:而使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保持正常,针对的是病因治疗。

7总结

星状神经节埋线在美容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笔者已经做了有益的探讨,因为星状神经节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有待于更多的学者进行探讨。在美容方面的临床作用机理,除了本文上述的讨论内容外,还与星状神经节善于调节皮肤的毛孔、汗孔、毛囊口等机能有关,显然,星状神经节埋线将为美容业带来福音。

蝶腭神经节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

杨才德1 赵达2 于灵芝1 包金莲1 张晓红3周承蕊1 朱立云4

1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 兰州 73002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730020   3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735100  4金昌市金川区中医院埋线专科733300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立项课题(GZK-2014-83)

摘要  自从李新吾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应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穴位埋线是针灸的发展和延伸,近年来,杨才德及其科研团队等率先利用穴位埋线刺激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并取得了成功。蝶腭神经节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不但痛苦小、见效快、疗效好,经济适用,而且无副作用,多数病例疗效持久,对症状有反复的患者还可再行埋线,疗效不受影响,较之常规针刺,蝶腭神经节埋线,发挥了“长效针感”的优势,治疗次数少,能有效地缩短疗程,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双向良性调节,成为通过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首选方法之一。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等为主要特点。变应性鼻炎与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腺体增生、分泌旺盛、感觉神经敏感性增强有关[1]。临床以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学鼻鼽范畴。

西医治疗主要采取避免接触致敏的变应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脱敏治疗);中医综合治疗变应性鼻炎,其中,李新吾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应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良好的疗效[2];此后,有许多学者通过封闭、电灼及热凝法等刺激蝶腭神经节,均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存在操作风险大、疗效均不确切、易复发等问题;近年来,杨才德等发挥“长效针感”的优势,率先利用穴位埋线刺激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并取得了成功,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应用解剖

蝶腭神经节左右各一,位于颜面两侧深部的翼腭裂内。翼腭裂由下列结构构成的镰刀形狭窄间隙,其前、后、上为骨性结构(前侧壁为下颌骨颊突的后外侧缘,后侧壁为蝶骨翼状突外侧板的前缘,上壁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下壁为翼外肌上缘,内侧面为腭骨垂直部,翼腭神经节位于腭骨垂直部外侧。

翼腭裂的中央偏上最宽处为3厘米左右,称翼腭窝,翼腭窝位于颅底下面,眼眶之后,颞下窝的内侧,内有上颌神经、蝶腭神经节、上颌内动静脉以及填充的脂肪组织。此窝是一个宽0.3cm-0.4cm,深约1cm的裂隙,呈漏斗一状,尖端朝下。翼腭窝的下端缩窄成翼腭管,向下经腭大孔和腭小孔通口腔,上神经位于翼腭窝的上部深处,蝶腭神经节在神经干下方约2 mm

蝶腭神经节与变应性鼻炎发生的神经解剖关系:三叉神经节上颌支(上颌神经)穿入海绵窦外侧壁,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蝶腭神经节不仅源于三叉神经的上颌感觉支,还有来自翼管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支。翼管神经的交感成分起于颈动脉丛的颈丛;副交感成分起于脑干上泌涎核,在膝状神经节处分出岩大浅神经,与颈动脉丛的交感神经成分融合形成翼管神经。翼管神经与蝶腭神经节节后纤维(翼腭神经)汇合后,穿过蝶腭孔,其节后纤维共同组成鼻分支及腭分支。鼻分支分布于鼻甲及鼻中隔粘膜;腭分支分布于腭及扁桃体,调节神经内分泌。

蝶腭神经节系属于三叉神经(第Ⅴ对脑神经)的第二支(上颌支),为感觉神经。此神经在通过翼突上颌凹时,向下发出2条蝶腭神经,在翼腭窝内又合并形成膨大的、结节状蝶腭神经节。来自翼管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支,一同随该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分布于上、中、下鼻甲,鼻中隔和鼻咽顶等部位。交感神经有使血管收缩的功能,因而也能使腺体的分泌减少。而副交感神经则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能使腺体的分泌增多。在正常情况下, 它们的作用是相互制约, 随时调节, 以适应外界变化的需要, 维持两者之间相对的平衡。

2.操作方法

2.1定位:仰卧位或侧卧位或端坐位

2.2定点:颧弓下缘与下颌骨冠突后缘交界处的体表投影点。押手(拇指)按在下颌骨乙状切迹内(相当于“下关”穴位置),指尖处即为进针点。

2.3消毒:常规消毒。并戴无菌手套。

2.4定向:刺手持针,针刺方向与额状面呈150,与矢状面呈750,与水平面呈150,总的进针方向为前内上。触摸同时,让患者头向对侧适当倾斜,并稍许向后仰,将神经节、进针点、术者视线三点连成一线,即可使进针点抬高至与蝶腭神经节位置等高,只须向前平行刺进,更易命中。

2.5刺入:快速突破,缓慢推进。通过尸体标本局部解剖观察记录,从定点穿刺至蝶腭神经节,经过解剖层次:皮肤浅筋膜咬肌颧弓下缘与冠突后缘交界处颞肌翼外肌翼腭裂外口蜂窝组织翼腭裂腔隙蝶腭神经节。

2.6手法:缓慢提插,探索进针,当到达蝶腭神经节时,可获得明显的针感:同侧目内毗下至口角有麻木、胀、重感;齿痛或放电样酸胀感;同侧面部产生剧烈电击感;鼻内有喷水样感;鼻腔紧缩感;鼻内吹风样感,这些针感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出现。

2.7埋线:获得针感后埋线、出针。可以用胶原蛋白线,亦可用PGLA线。

2.8每周1次,两侧交替进行,6次一个疗程。

3.讨论

3.1变应性鼻炎发病机理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理研究方面[3],基本上阐明了变应性鼻炎虽属Ⅰ型变态反应,但其临床过程常表现为慢性迁延性的机理。另外证实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反应的多个环节中起主导作用。研究表明鼻分泌物中P物质(CSP)P物质受体(CSPB)与本病关系密切;血清及鼻分泌物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明显升高;血浆前列腺素E2及环核苷酸(cAMP )Ca2+均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嗜酸粒细胞释放的碱性颗粒蛋白可活化变应性炎症反应,从而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3.2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

近些年关于刺激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机制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点:

3.1蝶腭神经节中含有VIP(血管活性肠肽),刺激蝶腭神经节后会减少其释放,进一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反应而达到治疗AR的目的;

3.2NOS(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在蝶腭神经节中大量分布,NO(一氧化氮)可能是蝶腭神经节节后神经末梢的基本神经递质之一,并通过神经调节机制参与了AR的致病过程;

3.3脑啡肽广泛分布在蝶腭神经节中,可能参与头面部内脏运动调节;

3.4可降低SPP物质)的释放,缓解AR的临床症状[4]

蝶腭神经节为支配鼻粘膜神经纤维的交汇点,交感神经纤维及感觉神经纤维均由此经过,副交感神经在此更换神经元。蝶腭神经节是支配鼻粘膜感觉、血管舒缩和腺体分泌的主要神经来源,也是鼻腔神经反射的通道。刺激蝶腭神经节具有“反向血流调节作用”,通过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释放,调整鼻粘膜血管的张力和血流,使中枢重新恢复对鼻粘膜血管床及血流的正常控制[5]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可能为减少鼻粘膜的分泌和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调整感觉神经功能,降低了感觉—副交感神经反射,同时减少了血管活性肠肽和P物质的释放,这些神经肽类物质对血管的舒张和腺体的分泌具有促进的作用。另外针刺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反应,这已为大量临床研究所证实[6]

在通过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众多方法中,采用电灼蝶腭神经节或翼管神经切断术及岩浅大神经切断术等方法治疗,均可使鼻内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产生治疗作用,但远期疗效率不稳定,而且手术创伤大,难度高,术后常感眼、鼻、口内干燥不适,难为患者所接受。由于过敏性鼻炎诱发因素很多,这些阻断疗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过敏症状,还阻断了神经递质在蝶腭神经节神经纤维中双向良性调节的通路,所以远期效果不佳[7]

穴位埋线是针灸的发展和延伸,蝶腭神经节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不但痛苦小、见效快、疗效好,经济适用,而且无副作用,多数病例疗效持久,对症状有反复的患者还可再行埋线,疗效不受影响,较之常规针灸鼻周穴位治疗,蝶腭神经节埋线治疗次数少,能有效地缩短疗程,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双向良性调节,成为目前通过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首选方法。

4.展望

埋线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变应性鼻炎提供了更好的指导与思路。蝶腭神经节像是调控变应性鼻炎开关,之后借助神经节中的NOVIPP物质、脑啡肽把刺激信号传导到大脑,并产生反馈调节。所以,探讨刺激蝶腭神经节与神经递质的联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以肺阴虚或肺气虚为主,故应辨证论治,配以体穴或者局部取穴进行调理,鼻旁局部取穴及与肺经相表里的大肠经穴为主。如,颧髎在鼻处,下关为肺经相表里的大肠经穴,有宣肺通鼻之功,为治疗鼻病要穴;足三里、太溪可健脾补肾,提高人体免疫力;还有迎香、印堂、上星等穴位。

蝶腭神经节是脑干中枢(上涎核)与局部(头部各腺体)承上启下重要的联系枢纽之一,从如前局部解剖关系分析,蝶腭神经节与面神经、三叉神经,植物神经以及垂体有密切联系,因而其治疗作用可以更广泛。刺激蝶腭神经节,除了治疗各种鼻炎,亦可治疗三叉神经痛,尤其是三叉神经上颌支疼痛;还可治疗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等;亦可对眼部、咽部、面部等疾病有影响,有待进一步去发掘,发扬蝶腭神经节更多方面的治疗作用与价值。

蝶腭神经节埋线,关键的技术是穿刺,穿刺是一切微创技术的核心,要求操作者必须熟悉解剖,一丝不苟,反复练习,方能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略

穴位埋线的基本技法

杨才德1   包金莲1  李玉琴 1  龚旺梅2    田瑞瑞1    宋建成1

于灵芝1      3    1  高振政4  侯玉玲1 周承蕊1

1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兰州 730020  2庆阳市人民医院特色专科745000    3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内科730000  4白银市平川区水泉卫生院埋线专科730916

(甘肃省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立项课题(GZK-2012-60)

摘要  埋线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掌握基本技法,穴位埋线的基本技法是取得疗效的根本手段。基本技法是相对于特殊技法而言的,基本技法是基础,特殊技法则是指术者为达到某种特效而采用的不同于基本技法的技术、技巧和方法。穴位埋线的基本技法和特殊技法应有机结合使用。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操作方法  技巧

仔细观察和思考埋线的全过程,不外乎刺入、切割以及针体移动等几个经历,穴位埋线的技法,是指在埋线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是取得疗效的根本手段。技法有基本技法、特殊技法,基本技法是基础,特殊技法则是指术者为达到某种疗效而采用的不同于基本技法的技术或者方法,或者是指术者使用特殊针具而采用的技巧和方法。

针刺方法有着很高的技术要求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医生必须熟练地掌握从进针到出针这一系列的操作技术,下面以一次性埋线针为例描述

一、持针法。常用单手持针法和双手持针法。单手持法:适用于针体较短的埋线针。以(右手或左手)拇指和示指的末节指腹相对捏持针柄,其拇指指间关节微屈,食指各节也呈不同程度的屈曲状态,中指和环指微屈或伸直抵住针体;双手持法:适用于针体较长的针,在操作中以单手持针,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均较差些,故采用双手持针法。一手的拇、示指末节指腹相对,捏持针柄,中、环指如同单手持针法一样,扶持于近针柄部分的针体;另一手的拇、示指末节指腹相对捏持于近针针刃部的针体,两手将针持牢,两手协同动作,完成埋线操作。

二、定向,就是确定埋线针刃口线的方向和针体与参照物的角度方向。

定埋线针刃口线的方向:埋线针有刃口,其主要功能是为了穿刺,当然也有切割功能。无论针刃有多大(只有0.1mm)也是刃,是锋利的刃。人体内的神经干、大血管(包括动脉、静脉等)及肌腱等组织是不能切断的,甚至是不能有损伤的。这样,就要求埋线的操作者必须熟悉躯干、四肢的重要血管,神经等组织的部位及走行投影等。以此为标准来确定针刃的刃口线。除此而外,针刃对其通过径路的肌、筋膜等组织亦应注意应尽量减少切割损伤。因此,应按下列原则设定刃口线方向,我们把它称之为“逐步优先”原则:第一步:刃口线应与与人体纵轴平行;第二步:刃口线应与与躯干纵轴平行;第三步:刃口线应与腱纤维和肌纤维的走行平行;第四步:刃口线应与大血管、神经干的走行平行

定角度:定针体与皮肤表面所成的角度,这是针刃定向的另一方面。绝大部分进针点是垂直于皮面而进人体内,并到达治疗部位的,是符合进针捷径的原则的;由于某些定点与其体内的治疗部位并不是在一条垂直线上,针体与皮面则形成了一定的角度,这便是针体垂直刺人皮肤后要调整针体与皮面的角度的程序;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较容易找到体内标志,而放弃了垂直进针的原来定点意图。在所定进针点将针体调整为某种角度,使埋线针先找到体内深部的标志。当到达体内标志的部位后,再将埋线针调到治疗部位,随之,针体又将成为垂直角度。

三、进针法

临床施术时,刺手和押(压)手常配合使用。进针时一边按压,一边刺入,使针尖透入皮肤,然后按照要采用的各种手法,进行操作。《标幽赋》中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这是前人的宝贵经验,说明针刺时左右手协作的重要性。针刺操作时,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手称为“押()手”。临床施术时是用右手持针,左手按压,故常称右手为刺手,左手为押()手。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埋线针。刺手持针的姿势,一般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以无名指抵住针身,一进针时运用指力,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再行捻转,刺向深层。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针能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如果运用押手方法熟练,不仅可减轻针刺的疼痛,使行针顺利,而且能调整和加强针刺的感应,以提高治疗效果。

单手进针法: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用力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

双手进针法:双手配合,协同进针。主要有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等几种。①爪切进针法:又称指切进针法。临床最为常用。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甲缘刺入皮下。如星状神经节埋线就用爪切进针法。②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食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在接近皮肤时,双手配合,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多用于三寸以上长针的进针。如腰背部埋线就常用夹持进针法。③舒张进针法: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两指分开置于穴位上;右手持针从食、中两指之间刺入。行针时,食、中两指可夹持针身,以免弯曲。在长针深刺时应用此法。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可用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如腹部埋线就常用舒张进针法。④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如头面部埋线就常用提捏进针法。

四、快速刺入,慢速推进

针刺入过程可总结为一快一慢,如果把垂直拔出埋线针的过程也算在内,应是一快二慢。

一快  要快速刺入皮肤,这样可以不痛,是否能做到快速刺入,与下列条件有关:一是针尖必须锋利;二是使用腕力;三是控制力度;四是控制深度。快速刺入皮肤就是刺过皮肤即停,不能继续快速推进。

二慢  即推进要慢,其中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尖进入皮肤后,在推进的过程中应是慢速推进,这是“慢”的一个方面;二是有些部位要摸索进针,在慢速推进的同时,还要时时询问病人的感受和反应,特别是有无窜麻感和电击感出现。一旦出现这种反应,当立即停止推进,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性和准确性。

停退改进  即在遇到针下有异感时,或者有异常情况出现时,要立即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停,就是停止推进和下一步的操作;退,就是退针稍许;改,就是改变针尖的方向或角度;进,就是再次慢速推进和继续操作。

五、体会层次感

埋线操作时,针通过的组织不是肉眼所见,而是需要通过手感来体会各组织同层次的。由于各组织的组成成分不同,结构的致密度不同,实质器官和空心器官等不同,故针锋通过这些组织时会有不同的手感,这种手感传达给术者的是针锋已到达于某种组织层次。

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操作都是靠手感的,尤其是各种试验穿刺的操作,如胸腔穿刺、腰椎穿刺、硬脊膜外穿刺、囊肿试穿等。这些操作都是在“盲视”下进行的,通过医生的手感,估计穿刺针已到某一组织层次,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确定是否到达了预定的目标。这种组织的层次感在对层次解剖和立体解剖的充分了解下才能更好的体会出来;这种层次感又为操作的埋线针长上了“眼睛”。相反,如果没有这种敏锐的层次感,等于失去了“眼睛”,须做必要的训练才行。

当然,也要时刻通过与病人的交流来帮助医师体会层次感,例如,针刺皮肤的主要感觉是刺痛感,通过正常组织是无痛感,接近或刺到神经是麻痛感,接近或刺到血管是刺痛感,接近或刺到病灶是酸胀感,等等。

六、得气、针感与手感

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现代称为“针感”。针刺必须在得气的情况下,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金元时期的窦汉卿曾在《标幽赋》里对于得气的现象作了细致的描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得气与疗效的关系是:“气至而有效”,“气速至而速效”,说明古代针灸学家对于得气的重视。

针刺得气时,病人在针刺部有酸胀重麻感,有时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感传现象。医生持针的手上也会感觉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针刺未得气时,病人无特殊感觉,医生感到针下空虚无物。针刺得气的快慢、强弱与病人本身的情况,以及医生的针刺手法等有关。至于不得气,其原因较多,可能由于取穴不准确;或未能掌握好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或由于病人体质虚弱,经气不足,所以气行缓慢,久待不至。危重病人常不易得气,表示经气虚衰。当然针下得气与否和疗效的关系是相对的,由于所取腧穴、针刺条件和手法的不同,以及病人的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有时虽然得气较弱,甚至没有针感,并不就等于没有治疗效果。在针刺不得气的情况下,除由于取穴不准,或因针刺角度、方向及深度有偏差,需加以纠正外,一般可以运用促使得气的方法,使其得气。

针感是病人的感觉,手感是医师的感觉,通常情况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掌握手术的针感对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也是极为重要的。进针之后,病变在浅表部位,深度已可达到,若病变在较深部位,或肌肉肥厚处进针后,深度还达不到,还要继续向深部刺入。此时要摸索进针,以针感来判断。针尖所碰到的组织,若在组织间隙,病人可诉没有任何感觉;若碰到血管,刺到正常肌肉,病人可诉疼痛;碰到神经,患者诉麻木、触电感时,应及时轻提针,稍移动1-2mm,继续进针,直到到达所需深度为止,也就是到达病变部位再施行各种埋线治疗;到达病变部位,病员都诉有酸胀感,没有疼痛或麻木、触电感。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遇有疼痛或麻木触电感时,还应立即转换针刃方向。酸、胀感是正常针感。疼痛、麻木、触电感都是异常感觉。如遇异常感觉时,不能进针,更不能进行切割。没有感觉说明针在组织间隙,没有到达病变部位,一般也不要进行松解、剥离等操作。但有不少病变组织变性严重,已失去知觉,在进针和行针时也没有感觉。

针感是针刺入人体后病人的感觉,针的手感是针刺人人体后医生自己手下的感觉,此种感觉对进行正确判断针所到达的部位和组织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刺在肌肉上,就有一种柔软的感觉;如果针刺在筋膜和神经上,就有一种柔韧的感觉;如果针刺在病变的结节上,就有一种硬而柔的感觉;如果针刺在血管上,就有一种先是阻力较大然后阻力又突然消失的感觉;如果针刺在组织间隙,就有一种毫无阻力空虚的感觉;如果针刺在骨头上,就有一种坚硬的感觉。依据于这些不同的手感来判断针尖所到达部位不同的组织结构,同时根据层次解剖和针尖所到达部位的手感来判断针尖是否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埋线操作除了依据于精确的诊断、明确病变部位、依据微观解剖、立体解剖、动态解剖、体表定位之外,还依据于进针时患者的针感和医生的手感来确保针刺的安全和有效。

七、留针与出针

留针是指进针以后,将针留置在穴位内。在留针过程中还可作间歇行针,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病情而定。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后即可出针,或酌予留置1020min。对于一些慢性、痉挛性病症,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或在留针过程中作间歇运针。例如对一些急腹症或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必要时可留针数小时之久。对针感较差者,留针还可起到候气和催气作用。

在施行针刺手法、埋线或留针后,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时,便可出针。出针,是埋线操作中重要的一道程序。出针时,先以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围。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退出。《针灸大全》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杨继洲认为:“凡持针欲出之时,待针下气缓不沉紧,便觉轻滑,用指捻针,如拔虎尾之状也。”

出针后是否按闭针孔,也是针刺补泻的一种辅助手法。用补法时,可以干棉球按闭针孔。用泻法时,则不按闭针孔,使邪气外泄。出针后要嘱病人休息片刻,注意保持针孔部的清洁,以防感染。

QQ在线客服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